在當前的技術社群,像 Claude Code 這類工具因其引領的「Vibe Coding」風潮而備受推崇。 這種開發方式,指的是開發者透過自然語言描述問題,引導 AI 產生、修改及審閱程式碼, 將傳統的手動編碼轉變為指導與迭代 AI 生成結果的過程,大幅提升了開發效率。
然而,許多對資安較為嚴謹的公司會將原始碼視為機密資料,禁止使用未經審核的外部 AI 服務來處理程式碼。 這意味著像 Cursor、Windtunnel,或是直接串接外部 API 的作法都可能不合規。
在這種情況下,一個常見的合規方案就是 GitHub Copilot Business 訂閱。 這份文件將以它為例,說明如何透過一些開源工具的巧妙組合,讓你在合規的框架下,也能享受到 Claude Code 的強大功能。
- 請確保您的電腦已安裝 Bun (>= 1.2.x)。
- 請確保您已經安裝好 Claude Code。
此方案是我們最推薦的方式。它不使用額外的路由層,而是將 Claude Code 直接指向 copilot-api。
設定簡單、穩定,並且依然可以透過 Claude Code 內建的指令靈活切換模型。
此方案可直接使用官方最新版本的 copilot-api。
# 使用 npx 直接運行
# 重要:最新版本已將 --business 參數改為 --account-type business
npx copilot-api@latest start --port 4141 --account-type business首次運行會需要登入 GitHub 授權。成功後,請保持此終端機視窗運行。
有兩種方式可以讓 Claude Code 連接到我們啟動的代理服務,擇一即可。
方法 A:修改設定檔 (推薦,一勞永逸)
直接編輯 Claude Code 的設定檔,這是最推薦的方式。
- 開啟 (或建立) 設定檔:~/.claude/settings.json
- 填入以下內容,它會將 gpt-4.1設為預設模型。
{
  "env": {
    "ANTHROPIC_BASE_URL": "http://localhost:4141",
    "ANTHROPIC_API_KEY": "dummy",
    "ANTHROPIC_MODEL": "gpt-4.1",
    "ANTHROPIC_BACKGROUND_MODEL": "gpt-4.1"
  }
}設定完成後,直接在終端機執行 claude 即可啟動。
方法 B:使用環境變數 (臨時性)
如果你不想修改設定檔,也可以在每次啟動時傳入環境變數。
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=http://localhost:4141 \
       ANTHROPIC_API_KEY=dummy \
       ANTHROPIC_MODEL=gpt-4.1 \
       ANTHROPIC_BACKGROUND_MODEL=gpt-4.1 \
&& claude即使設定了預設模型,你依然可以在 Claude Code 的對話框中,隨時使用 /model 指令來切換當前對話要使用的模型。
例如,如果你想臨時切換到 claude-sonnet-4:
/model claude-sonnet-4
注意: 此方案設定較為複雜,且依賴 copilot-api 的一個非官方 Fork 版本,可能存在未知的風險或不穩定性。
僅推薦給了解其原理,並確實需要「自動化」模型路由功能的進階使用者。
此方案透過 claude-code-router 實現智慧模型路由,能根據任務需求(如長文脈、深度思考)自動切換模型。
+--------------+     (HTTP Request)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     (HTTP Request)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-+     (GitHub API)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         |  <----------------->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<----------------->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|  <--------------->   |                    |
|  Claude Code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claude-code-router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  copilot-api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GitHub Copilot    |
|   (Client)   |  (localhost:3456)      | (Intelligent Routing) |  (localhost:4141)      |  (API Proxy)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   (Service)      |
|              |  ------------------>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------------------>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|  ------------------> |                    |
+--------------+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-+                 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+
# 1. 下載指定的 fork 版本
git clone [https://github.com/nghyane/copilot-api.git](https://github.com/nghyane/copilot-api.git) -b fix-tokenizer-and-tool-support
cd copilot-api
# 2. 安裝依賴
bun install
# 3. 啟動伺服器 (注意:此 fork 版本仍使用舊的 --business 參數)
bun run start start --port 4141 --business# 1. 全域安裝 claude-code-router
npm install -g @musistudio/claude-code-router
# 2. 建立並編輯設定檔:~/.claude-code-router/config.json
mkdir -p ~/.claude-code-router
touch ~/.claude-code-router/config.json編輯 config.json 檔案,填入以下內容:
{
  "OPENAI_API_KEY": "gh",
  "OPENAI_BASE_URL": "http://localhost:4141/v1",
  "OPENAI_MODEL": "gpt-4.1",
  "Providers": [
    {
      "name": "gh",
      "api_base_url": "http://localhost:4141/v1",
      "api_key": "dummy",
      "models": [
        "gpt-4.1",
        "claude-sonnet-4",
        "gemini-2.5-pro"
      ]
    }
  ],
  "Router": {
    "default": "gh:gpt-4.1",
    "background": "gh:gpt-4.1",
    "think": "gh:claude-sonnet-4",
    "longContext": "gh:gemini-2.5-pro"
  }
}ccr code